查看: 43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一本《普鲁斯特论》

[复制链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6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 爱尔兰 ] 塞·贝克特等著
译者: 沈睿等
页数: 294
定价: 16.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01

本书是《思想文库·文学与思想丛书》之一。作为法国的重要作家,普鲁斯特及其作品一直是文学和哲学等专业学者谈不完的话题。本书以普鲁斯特论为主题,精选了一些欧美作家批评家对于普氏的研究论文,其中包括贝克特的《论普鲁斯特》、本雅明的《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等。此外,本书还辑录了一些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文论,如格林布莱特的《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等。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重读《欢乐与时日》——安德烈·纪德



我不遗余力地赞美两位与我们同辈的作家——一位是诗人。另一位是散文作家,他们俩几乎互不相识,彼此无法理解,但分别获得异常独特而又如此相似的成功。在我看来,希冀永久性的荣耀,于他们是件慎之又慎的事情,他们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和保尔·瓦莱里。他们几乎是同一年龄,同时发表了早期作品,然后又都沉默了十五年:战前的一年,法国对知识分子进行的一次调查中竟然没有注意到他们,原因自不待言,他们给我们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树立了多么令人钦佩的榜样,表明对显赫功名的轻蔑可能获得非常突然的荣耀,而一位懂得等待的艺术家则具有不寻常的驾驭一切的本领。

时至今日,重读《欢乐与时日》,我觉得,这部出版于1896年的精细作品的优点是如此明显,因而。人们居然没有对它表示赞赏,这使我惊奇不已。但是,今天我们的眼光己富有经验,我们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近期作品中能够欣赏到的东西,无一不能在这部作品中发现,诚然,原先我们对于这一点是视而不见的。是的,我们在《在斯万家那边》和《盖尔芒特家那边》里所赞美不已的一切,早已以细腻而似乎狡黯的方式存在于这部作品中:孩子等待母亲道晚安;断断续续的追忆;悔恨之情的淡漠;地名引发的联想力;嫉妒的困扰;令人心悦诚服的景色描绘。甚至维尔迪兰家的晚餐,宾客们的故弄风稚。言谈间流露的自负,或者我顺便记下的这类洞察人微的描写,这种艺术上的用心对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分外珍贵的。而且常常滋润他的思想。

在《欢乐与时日》这部处女作中,我已经两次发现了上面提到的这一点,第一次是关于这个孩子,他不断地感到需要“怀着绝望的心情”把现实的’“不完善的尽善尽美”同他的梦幻或回忆的’‘绝对的尽善尽美”加以对照,他为此深感惊愕,抱憾离去。几乎每一次,”普鲁斯特写道.“他都试图在环境的不完美中寻觅他失望的偶然原因‘”上随后,在《爱情启示下的希望之批评》中有这样一段:‘’就像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偶然的原因和总是捉摸不定的炼丹术士那样,全然不在现实的本质之中去探究那难以矫正的缺陷。我们却对特定的环境的凶险大加指责……

是的,一切后来在那些长篇小说中得以出色地充分展现的东西,在这部书中是以新生的姿态出现的,是这些大朵花儿——我们后来备加激赏的花朵的清新的花蕾。除了这些细节描写和这种丰富的表现力,我们赞赏的是极其丰盈的内容,和一切在此仅处于萌芽状态和大有希望的东西的明显的夸大和扩张……这一探索本身,在后来的《追忆似水年华》中,不仅体现于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特色,而且还成为后来鸿篇巨制的征兆或几乎可说是预示。因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听到他在侃侃而谈自己未来的作品。在这一切之中.可以见到若干表现肉欲或温情的清晰的细枝末节,这沮丧和肉欲则与生活环境中几乎毫无价值的东西有关。

(节选)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7:34 | 只看该作者
贝克特——《普鲁斯特论》



普鲁斯特的方程式从不简单。其中的未知数——从各种价值的秘密武库中挑选出来的兵器也不可知,不可知的行为的特质分为两个特征,对于普鲁斯特来说,每一支矛都可能是一支成“勒福斯之矛”,这种复合的二重性在普鲁斯特的“多元透视法”中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检验。出于此类综合的各种目的。采取普鲁斯特的表现方式的内在时序,并首先对这个毁灭与拯救的双头怪兽——时间加以考察,则是可行的。

普鲁斯特的结构骨架是在德·盖尔芒特亲王夫人的图书馆向叙述者显现其形的(那里曾一度是维尔迪兰夫人的图书馆),随后而来的日场戏的各种材料的性质也随之显露:他的书成形于其心中,他意识到文学家对于文学上习惯的弱点所做的种种让步。——一个作家不能随心所欲地切断事物的因果联系。举例来说,我们也许需要用有喜剧性作用的形象来搅扰(或扭曲)主观欲望的发光影像。某些对象甚至经过作家最公正详尽的研究,但要预制出数以百计恰好就适合于这些对象的面具,则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不无遗憾地接受文学几何学的神圣尺规,但他将拒绝向空间的尺度屈从,他将拒绝从身体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身高与体重,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衡量;在他著作的结束语中,他阐述了他的立场:

“如果时间允许我完成我的作品,我将给它打上时间的烙印。时间现已不可抗拒地占据在我的心灵,在我的作品中,我将描绘世人,即使冒着把他们写得像怪物似的风险。他们在时间里占据了一个在空间中难以获得的广阔得多的空间,一个伸展的、无法度量的空间}i因为,他们像巨人们潜人岁月之中。同时触及他们生命中的各个时代,这些时代被众多的日子分开—在时间中彼此相隔甚远。”

那么,普鲁斯特所创造的形象,正是这居于主导地位的条件与环境——时间的牺牲品;这些可怜的家伙们就像低等生物,只对二维空间有感觉,却迎面碰上了不可思议的高度,这样他们作为牺牲品的同时又身陷囹圄:时光与日子无所不在,在明天和昨天中也无所逃匿:从昨天中无路可逃是因为昨天已改变了我们。亦或昨天已被我们改造。至于这其中的心绪无关紧要。变形改造已经发生了——昨日不是一个被我们甩在身后的里程碑,而是岁月的足迹留下的日程碑.它沉重而危险地进人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无可更改的组成部分。让我们感到更为垂头丧气的不仅仅是昨天,还有别的东西——在灾难性的昨天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们。一个灾难性的日子,它的灾难性并不一定是指其内涵而言,无论客观世界的构成是善还是恶。到头来都既非现实也无意义。我们的肉体与智性即刻体验的快乐。与忧伤在我们的生命深处反复孕育,层层淤积,以致与唯一真实和有意义的世界融为一体,这世界即是我们自身内部的有待唤醒的意识,而这个内宇宙的结构已混乱一片。这样看来,我们正置于坦塔罗斯士的处境之中。

所不同的是,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楚的处境,是我们自找的:而在相当的程度上,我们流动不息的永恒幻灭又是多种多样的:昨日的渴望只对昨日的自我有效,与今天的自我无涉。我们津津乐道的所谓成就经常毫无价值,令人懊丧。但成就究竟为何物?它是欲望的客体与主体的契合——但在主体追寻客体的路上——可能多次,主体就己经死亡。正如凭靠观赏他叔叔享用美餐来充饥一样。主体B对主体A所选择的客体的庸俗不堪的失望。也同样是不合逻辑,甚至可以设想确有种种机缘凑到一起的罕见奇迹,事实与情感在相同的时间顺序里并肩而行,实现发生了——欲望的客体(就这种疾病的最严格的意义来说)被主体取得,二者重合,而这种重合如此完美,取得成就的时间与渴望成就的时间如此精确地重合,简直是命中注定,这时,意在将无法看见和想象的一切变为现实的所有有意识的理性努力都毫无结果。与我们的忧愁相对照.我们已无能力欣赏我们的欢乐。自主回忆(普鲁斯特不厌其烦地重复这点)作为一种起唤醒作用的工具毫无价值,它所提供的影像与真实相去甚远,犹如我们想象中的神话或直觉描绘的对事物的歪曲图画。这里只有一种真实的印象以及唯一的唤醒方式,但对两者我们都无法控制。这唯一的真实和唤醒方式将在其适当的地方加以讨论。 (节选)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905

帖子

2750

积分

荣誉居民

拉斐尔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王牌火枪手十字勋章

4#
发表于 2008-12-9 08:48 | 只看该作者
当我看到“方程式”三个字的时候,差点一位又要用数学来解释神的存在性了……这一阵子堆在面前的都是这些东西。。。。
君家正在吴门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71

帖子

518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5#
发表于 2008-12-10 11:09 | 只看该作者
图书馆找不到这本书吖,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1-2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