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9-2-4 14:25 编辑
苏联和旧俄是同一民族不可分割的延续,所以发在这里。
网上有一篇 法正居士 写的《在七十年代看俄苏小说》,称“也许有人会对自己曾经喜欢苏联小说而后悔而恶心,但我不会。我不会背叛自己。没有人强迫我、表扬我读苏联小说。当时也并非只有苏联小说可看,俄国古典小说和其他国家的小说也能看到,虽然相对少一些”
对于苏联文学,我没有他这么深厚的感情,但因为较早接触(那时喜欢历史小说和战争小说,《斯巴达克思》之后就选了《青年近卫军》),感情还是有一些的。而且,因为现在对于非“人性化”的苏联文学的冷淡和攻击,逆反心理反而加强了这种感情。
法正居士 对苏联文学从文艺上作了一段辩解,我的辩解很简略:作为一个曾经的,至今仍被俄罗斯人民怀念的强盛大国,苏联也并非在拒绝人类的自由和进步,只是方式与西方不同罢了。而把非“人性化”文学家的创作简单地说成在宣传暴力、泯灭人性,这实际就是在作另一种政治宣传。
——题记
铁流
大约用一个月时间读完了《铁流》电子书,将小时候曾拥有的连环画又重温了一遍。
苏联绥拉菲摩维奇的这部小说叙述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乌克兰地区一支军民夹杂,组织混乱的红军队伍在行进途中锻炼成为一支具有铁的纪律,能征善战的劲旅。而其中又特别突出了旧军官出身的指挥员郭如鹤(很像中国人的名字)的形象,写他如何以超群的胆识才干让部下的红军战士、水兵由怀疑、鄙视以至于敌视,转为衷心拥护,称为“我们的父亲”。而“有一副铁腭”的描写使我印象最为深刻。在向南方的征程中,这支“铁流”横扫格鲁吉亚的孟什维克军队,席卷白军哥萨克骑兵,冲破敌人重兵围困……连环画一幕幕烽火硝烟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
小说对这支队伍中的农民、水兵的粗鄙、野蛮作了真实的表现,像枪杀被俘的格鲁吉亚少年军官、残杀镇长的妻儿等不人道的事件也未作回避(这只是以血还血罢了,不能深责),充分地展现了那个血与火的岁月。而本无需与红军为敌的、贫民出身的格鲁吉亚哨兵无可避免地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则又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2008年11月24日读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