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曼德尔施塔姆的几个简单印象

[复制链接]

0

精华

38

帖子

114

积分

habitant

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5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曼德尔施塔姆的几个简单印象

1.
   在沙俄帝国政权与苏维埃政权交接的间歇时期,即19世纪末到1917年或者稍后三四年里,是俄国文学的又一黄金时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白银时代”。据闻这个词出于阿赫玛托娃的小儿子,在一次集会后而传开。说"白银时代"就不得不说说有关曼德尔施塔姆的几个简单印象。
   <<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内评介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回忆录时说,约瑟夫·布罗茨基划分了一个让人惊奇的人生,他说,娜杰日达活了八十一岁,其中有十九年时作为俄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度过的,还有四十二年是他的遗孀,其余的便是她的青少年时代。这个女人81年的生活和命运全围绕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而决定.俄国四个诺文学奖得主中,布罗茨基是最广为人知的,他是这样说的,"曼德尔施塔姆是俄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由此更多的人把关注的眼神投向了他.1998年在中国出版界和读书界兴起了"白银时代"热潮,更多的人也是在那个时候从各大出版社了解到曼德尔施塔姆,当然还有其他人。我相对要晚得多,即使前年读别尔嘉耶夫的<<思想自传>>,也没去多注意诗人在里面出现的名字,但正是别氏在内面述说的那个时代吸引了我。还有更早的人是在更早年的黄皮书《人·岁月·生活》里认识诗人的,比如北岛,还有一些同我一样年轻的人或许是从北岛发表在<<收获>>的<<曼德尔施塔姆:昨天的太阳被黑色担架抬走>>上开始去打探诗人的.他的诗他的命运震憾着每一个接触他的人。我希望每一个认真思考的人,并不要停留于对诗人的悲惨的命运这一点上,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面对命运的态度,而这些就体现在他的诗里。

2.
    在爱伦堡的笔下,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身材矮小,体质虚弱,长着一撮毛的头总是向后仰着”。曼德尔施塔姆同娜杰日达一样并不漂亮,身体很弱,但有一种特殊的高贵的气质,爱伦堡是这样说的“他喜欢雅典卫城墙边那只以歌声打破静夜的公鸡的形象,而他自己在用男低音唱自己庄严的颂歌时,也像一只年轻的公鸡”。他的气质与性格使红白两营都不喜欢他。1918年春天,诗人参加一次宴会,同时出现在宴会上的还有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布柳姆金,当时的布氏拥有一种“绝对权力”,完全可以操控一般人的生死。宴会上有人找布氏干杯,只见他一副很忙的样子,回答道:“等一下,我先填完逮捕证再说……西罗多夫,西罗多夫是谁?枪决。”笔尖一动,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终结。看着如此可怕的场面,曼德尔施塔姆突然向布柳姆金扑去,撕碎了桌上的逮捕证,冲出了大门。这种行动或许诗人没想过后果,但正是这种潜意识的人道关怀悲悯情怀才是诗人的真性情.或许当时就有人说,他是疯子,又或许不用说,因为他们早就见识过。假如你读过<<古拉格群岛>>,那么就能更加敬佩诗人。或许,他的确是疯疯癫癫的。1918年至1921年内战期间,他四处漂泊,曾被不同的阵营抓获。1919年,曼德尔施塔姆被白军抓获,被当作重要的间谍来审问。在审问的时候,他打断侦察员的话:“您最好是说,您放不放无辜的人?……”是的,你到底放不放无辜的人??在极度的危险面前,他是这样的孩子气的,这个可爱的孩子也将一直与监狱为伴。1933年秋天因为他创作了《我们生活着,感受不到脚下的国家……》一诗,而在1934年五月被逮捕,因为布哈林的保护,被改判为三年流放。刑期结束后与妻子娜杰日达来到萨玛基哈生活,但再次遭到逮捕。1938年9月7日,诗人以从事反革命活动罪被判处5年徒刑,流放到远东,一个多月后才到达海参崴,一路颠簸煎熬,精神几近崩溃。他的弟弟后来收到这样的来信,“身体非常虚弱,弱到了极点,瘦极了,几乎变了形,我不知道,邮寄东西、食品和钱还有没有意义。还是请你们试试吧。没有衣被,我被冻僵了。” ......
    1938年12月27日,曼德尔施塔姆在转送拘留地时,病死于第二溪(现在属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拘留所的医院板棚内。家属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而尸体葬于何处至今不明。而诗人更多的生活细节,就留在娜杰日达的回忆录里;他们是幸福的人!
郑东的桔梗之心
http://hexun.com/hubeizhengdong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2#
发表于 2007-3-20 20:5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苏联时代也诞生了这样的伟人,曼德尔施塔姆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1

帖子

63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3#
发表于 2007-3-20 20:59 | 只看该作者
苏联时代有不少这样持不同政见的悲剧性的知识分子,而在我们国家有些作家则与统治者配合默契啊
美能拯救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11-22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